
新闻读报-2025 4.29 周二 农历四月初二
“新闻读报”点击播报
头条资讯
4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香港无线电视台记者提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已经向长江和记表示,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以外的港口并不成问题,中方有什么评论?郭嘉昆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也注意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高度关注有关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希望有关各方审慎行事,与中方有关部门充分沟通。“与此同时,我们也愿再次强调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欢迎外资企业来华投资。”郭嘉昆说。
一、国内资讯
1、4月28日,中国贸促会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赵萍回答记者提问。有记者提问,近期,应中国贸促会邀请,美国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访华,并表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中国贸促会对此有何评论?赵萍表示,受中国贸促会邀请,美国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于近期访华。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见黄仁勋,强调欢迎包括英伟达公司在内的美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黄仁勋在重要时间节点访华,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赵萍指出,首先,中方的态度是明确的,中国开放的大门始终向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所有外资企业敞开,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负责人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2024年来自美国的高粱、玉米、大豆等粮食进口量,占我国国内粮食消费量比重很低,而且基本都是饲料粮。这些品种可替代性比较大,国际市场供应很充足,同时国内粮食储备资源也很充足。我国即使不采购美国的饲料粮和油料,对我国粮食供应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3、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4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还有丰富的政策储备和充分的政策空间,将加快实施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推动各项政策尽快出台实施,更加注重提高政策落地效率和实施效果,确保直达企业和群众;与此同时,加力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包括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用好今年国家层面5万亿元投资资金、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这些政策大部分将在二季度落地,并不断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常态化、敞口式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充分备足预案,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出台增量储备政策。不管国际局势如何变化,我们将锚定发展目标,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我们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4、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做好金融支持。
5、多个大规模卫星星座组网稳步推进,一批可回收复用火箭蓄势待发……一场关乎浩瀚星海的产业革命已按下快进键。然而,安全与创新、治理与发展的“天平”也同样经历博弈的考验,如何促进商业航天安全有序发展,如何释放这一万亿级产业赛道的价值?记者获悉,国家航天局正抓紧出台促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加速构建商业航天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营造充满创新活力、守牢安全底线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和发展环境。当资本链、供应链、需求链同频共振,这场产业突围或将重塑全球“太空竞赛”的格局。
二、国外资讯
1、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大幅缩减研究经费和联邦机构、引发研究人员流失之际,争夺美国科学家的全球竞赛正在升温。为吸引在美国国内面临越来越多大不确定性的科学家,加拿大、法国、德国、丹麦、挪威和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开出各种条件,包括拨款、简化移民程序和“安家费”。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动荡,让许多美国研究人员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根据《自然》杂志3月开展的调查,超过1,200位科学家 —— 占受访者的75% —— 表示,他们正在考虑离开美国。欧洲和加拿大等国是首选去向。
2、韩国副产业部长表示,在6月3日的大选之前,韩美双方在贸易协议方案上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为“零”。韩国寻求与美国成立约六个工作组,讨论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经济安全以及投资合作事宜。工作组将于下周举行首次会议。韩国正在与相关方面洽谈派遣工作层代表团前往阿拉斯加,评估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可行性。韩国尚未决定是否参加6月2日举行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峰会。
3、当地时间4月27日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媒体“犹太新闻辛迪加”主办的一场活动上发表讲话,重申“绝不能让伊朗拥有核武器”。内塔尼亚胡称,他曾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与伊朗达成的任何核协议都应该包括防止德黑兰发展弹道导弹的内容,希望美国代表能(通过与伊朗谈判)实现这一目标,但无论如何,伊朗都不能拥有核武器——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就是彻底拆除伊朗核计划的所有基础设施”。
4、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乌克兰真理报》等媒体报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27日在接受NBC采访时被问及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有关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言论,鲁比奥称,“现在还不是时候”。他同时表示,未来一周对美国是否继续致力于结束俄乌冲突“至关重要”。特朗普26日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威胁对俄罗斯实施银行制裁或者二级制裁。主持人就此向鲁比奥提问,特朗普是否会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
5、欧盟能源专员丹・乔根森(Dan Jorgensen)表示,欧洲仍然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他在接受采访时称:“很明显,我们仍然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并表示“这种依赖是不可接受的”。 乔根森表示,他不久将提交一份欧洲逐步放弃俄罗斯天然气的路线图。 此外,乔根森强调,欧洲在液化天然气供应方面也依赖美国。他说:“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在液化天然气供应方面我们依赖美国。” 与此同时,他表示相信 “有机会从美国进口更多天然气”。
三、财经资讯
1、中国贸促会4月28日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赵萍回答记者提问。 赵萍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今年的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将于5月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本届峰会主题新,主题为“拥抱数智时代,携手共同发展”;议题热,将设置开幕式、全体会议以及3场平行论坛,全体会议议题为“数智赋能,共建更加安全稳定开放合作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平行论坛将围绕“数智驱动,营造开放公平的创新生态”“数智时代的全球贸易投资合作”等议题深入探讨;成果实,峰会还将发布《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北京倡议》,倡议全球工商界携手探索新形式新领域合作,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届时关注和报道。”赵萍说。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对外贸企业将加大“真金白银”的支持力度,推动“三增三减”。“三增”就是政府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支持、保险机构增加内贸险的支持。“三减”就是推动减免困难企业的房屋租金、展位费、流量费,降低外贸企业内销成本。
3、4月28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月份以来的出口总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为帮助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商务部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广大企业需求,及时解决困难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已经出台的稳外贸政策落地见效。
四、AI资讯
据数据宝,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其中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愈发广泛。赛迪顾问研究报告认为,今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领跑全球。赛迪顾问预测,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万亿元;到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7295亿元。
五、人文体育
六、社会生活
1、近日,随着入境游日益便利、离境退税持续加力,来中国“买买买”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据报道,“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已同比增长173%,不少外国游客带着大旅行箱来华扫货。今天,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对此表示,“游在中国”热度不减,“购在中国”蔚然成风。从外国采购商云集中国展会,到各国消费者踊跃来华探店拔草,从特色美食到非遗文化,从国际精品到国货潮品,从中国好物到中国服务,中国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大魅力和巨大活力。“五一假期将至,我们欢迎更多外国朋友走进中国,乐在中国,让优质优价的中国制造飞入每个家庭,造福更多人民。”
2、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28日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五一”假日期间北方地区多冷空气活动,气温有明显起伏。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和东北地区平均气温偏低1~3℃,其他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江淮和黄淮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3~4℃。
七、健康养生
对于阴虚、气虚的人群,不推荐太剧烈的运动,应以温和的散步为主,调息养神。运动中要观察自己的身体信号,特别是呼吸。运动中不宜出现呼吸急促、说话断断续续等情况。不能过于疲劳,运动起来没有“度”,比如运动完之后腰酸腿疼,这样会适得其反。运动之后神清气爽,肌肉没有过度的反应和疲劳,这是比较好的“度”。注意时间,锻炼时间以清晨为好。
八、历史上的今天
1、在104年前的今天,1921年4月29日,协约国向德国递交战争索赔帐单。
2、在71年前的今天,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在32年前的今天,1993年4月29日,海峡两岸间第一次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