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遭遇大规模打砸烧毁!马斯克为何一夜之间成了全美公敌?

出事了,出大事了!

    在特斯拉的发源地——美国,马斯克竟然被打上了“反动派”的标签!不管你是硅谷钢铁侠,还是代表科技革新的特斯拉,都无法抵挡“零元购”的冲击大潮。

不仅特斯拉门店被暴力破坏:

特斯拉汽车被恶意喷漆,甚至打砸烧:

就连一直被美国民众视为“利国利民”的特斯拉超充桩,也未能逃脱厄运,火光直冲云霄……

   要问美国人对特斯拉的态度为什么一夜之间发生了180°的大转弯,从捧上天到人人喊打,答案只有一个——

   马斯克的言论和一系列行为(例如未经过会选举,就执掌美国效率部等)惹怒了大众,导致恨乌及屋特斯拉因此被迫躺枪!

   显而易见,被愤怒所裹挟的人难以保持冷静和理智。他们的抵制情绪蔓延到了特斯拉,并且理直气壮地说:“你不支持马斯克,那为什么还要买特斯拉?”

   然而,这件事对于普通车主来说,简直就是无妄之灾。谁能想到,买个车居然会成为挨骂的理由呢!

   一时之间,美国的特斯拉车主几乎人人自危。为了避免自己花钱买下的汽车遭遇“天降横祸”,不少车主开始动起了聪明的小脑袋,决定“蒙混过关”——

于是,美国各地出现了一批……马自达Y

丰田cybertruck:

没有排气管的奥迪A5还是2.0T+quattro的黑标运动版:

隔壁本田也未能幸免,贡献出了一套思域Si的车标……(可见每一位特斯拉车主都有一颗运动的心)

   考虑到特斯拉造型的辨识度,这套伪装只能说是“防君子不防小人”,聊胜于无。

   除了战战兢兢的老车主之外,就连特斯拉自家的员工也忙着撇清自己。总部大楼里,有人悄悄贴出了一张纸,上面用白纸黑字写着:“我们也恨他”,生怕被卷入这场风波。

潜在客户中,不少人因此放弃了购买特斯拉

   最近两个月,特斯拉的销量分别同比下滑了10%和5%,如果没有意外,3月份的销量可能还会继续下跌。

   然而,在这众叛亲离的关键时刻,新晋美国总统特朗普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力挺马斯克,就像当年马斯克赌上全部身家力挺特朗普那样——

   他不仅在首次内阁会议上直言“有谁对马斯克不满意吗?谁不满意,谁就出去”,甚至还在昨天公开宣布自己已经全款购买了一台Model S,且没要一分钱优惠!

   好家伙,特朗普马斯克还没过几年对骂呢,看电动车不顺眼的标签都还没摘下,这俩人居然成了铁哥们儿!让人不得不感慨一句,人心变化真是快。

   而且特朗普给出的理由也非常冠冕堂皇——他说针对马斯克特斯拉的暴力行为,都是民主党这些“坏东西”泼上来的污水。他购买特斯拉,就是为了给马斯克正名!

   提车前,他专门给马斯克站台,称“特斯拉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车企之一”。

   四舍五入就是给父老乡亲们挑明了:别看马斯克是移民,可他是美国正星条旗的爱国者,是MAGA精神的践行者!支持MAGA就要支持特斯拉

   抛开立场不谈,特朗普这番话确实有几分道理。

   MAGA的核心思想,说白了就是美国人买美国货、干美国工作、挣美国刀乐。

   特斯拉作为美国车企,购买在美国工厂制造的特斯拉,无疑就是支持美国货!

   何况马斯克也识趣得很,针对特朗普的站台也直接投桃报李——

   “为了支持总统的政策,也为了表明我们对美国未来的信心,特斯拉承诺在两年内将美国的汽车产量翻一番!”

美国白宫再把马斯克和特朗普的合照这么一贴,瞬间营造出了种支持国货的氛围。

   要知道,美国白宫前面的那块地可是绝佳的宣传阵地。

   四十多年前,日货在美国市场大行其道,很多人认为是日货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激起了一阵反对日货的声浪。

   当时,不仅有人在底特律打砸日本车,还有国会议员在白宫前打砸日本收音机,抗议进口商品对美国本土产业的冲击。

   有先例在身,再看白宫前的特斯拉汽车,不少特朗普的支持者终于“回过味”来了——

   对啊,美国总统买美国车,在白宫前面合影,这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特朗普还专门买了辆红色(MAGA的代表色)的车,意味着总统心里装着大伙、心系国家!只有出现更多特斯拉这样的美国制造,美国才能再次伟大!

   至于那些暴力抵制特斯拉、造成一系列经济损失的人,据称实际身份大多是民主党麾下的非政府组织成员,被特朗普直接定性为“国内恐怖主义”。

   说来也奇怪,以特朗普为代表的共和党人,向来是美式大皮卡的爱好者。另一边的民主党,才是热衷环保的电动车支持者。

   根据美国调查公司皮尤研究中心在2024年的调查,77%的共和党人下一辆车不会买纯电,与此同时,却有45%的民主党人对电车“非常感兴趣”,下一辆很可能买纯电。

但!马斯克和民主党之间几乎可以说是“不共戴天”,被对手泼脏水攻击都已经习以为常,所以才会展开反击。

个中纠葛,只能说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博主简单给大家捋一捋——

   2021年,拜登就任总统期间,曾举办过一场电动汽车(EV)峰会,邀请了通用、福特以及Stellantis集团(收购了多个美国汽车品牌)等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车企参与。

   尽管这些车企销售的电动车加起来都不及特斯拉,但却偏偏没有邀请特斯拉参会,原因在于马斯克一直拒绝工会,并反对民主党对富人征税的提案,因此他被排除在外。

   这让马斯克不得不事后抱怨道:“在白宫召开的电动汽车峰会上,特斯拉一次都没被提到,反而是通用和福特被盛赞为电动汽车革命的引领者。”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是不是有些偏见?”

   而在特朗普眼中,马斯克的地位完全不同了——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商界精英,而是一个立下赫赫战功的得力干将!

    特朗普曾多次声称“气候变化是骗局”,但在马斯克的劝说下,他软化了对电动车的态度,公开表示:“电动车非常了不起,我之前并不是反对电动车,只是觉得它们并不适合所有人。”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更是付诸行动,给了马斯克一个高层职位——效率部负责人。

   虽然美国人可能不喜欢马斯克作为商人身份进入白宫,或者他确实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但在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中国吃瓜群众眼中,马斯克做的,其实更像是“西厂”的角色。

   但不管怎么说,马斯克做事确实是大刀阔斧的。

   为了提升政府效率、削减开支,他已经把手伸向了19个政府部门!

   根据美国媒体的统计,自1月底美国效率部成立以来,已有超过10万名联邦政府雇员离开岗位,其中包括美国国务院的1500人。

   马斯克能够掀起这么大的风浪,背后无疑有特朗普的全力支持。

   尽管大规模裁员在美国社会引起了一定的混乱(或许还有些“乐子”),特朗普也开始逐渐限制马斯克的权力。比如,上个月他就公开表示马斯克并非效率部的正式负责人,并任命了一位新的代理主管。

   然而,从特朗普亲自购买特斯拉为马斯克站台的事件来看,马斯克依然是特朗普政府中的重要人物,某种程度上甚至被认为是“影子总统”。

    这也就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人将面临政府各项支出的大幅削减,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医疗补助、农民和工业补贴等。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马斯克因此遭遇大规模的反对,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马斯克自己或许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在他眼里,美国不过是一个规模更大、业务更广的企业而已,他只是沿用了自己在管理企业时的那一套方法论。

    裁员、裁员、裁员!极致的降本增效,才是企业蒸蒸日上之道!从特斯拉到SpaceX,再到推特,甚至是美国,马斯克几乎采取了一样的做法,依旧是那种一言九鼎、雷厉风行的风格。

    但掌管企业和掌管一个国家毕竟不同,前者勉强还可以视作“私产”,尤其在号称民主的美国。民众可以接受公司是老板的一言堂,但美国凭什么听一个商人的话?

    于是,同样一个人,做了同样的事,结果却完全不同了。

    当马斯克是企业家的时候,他的个性被视为锐意进取、特立独行,但一旦与政治深度绑定后,他就成了“企图控制世界的邪恶全球首富”。

    这种形象的转变其实在前段时间,小红书中美网友大对账时就已经显现出来。

    对于中国网友来说,马斯克是优秀的企业家、硅谷钢铁侠,而在美国网友眼里,他却是一个剽窃他人成果、还在公开场合行纳粹礼的右翼分子。

     两边对马斯克看法的差异,或许正是源自“距离产生美”。马斯克在美国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无数美国网友,但对中国的吃瓜群众而言,却是远在天边,触及不到。

    更何况,美国的底层民众本就对资本和大企业心生反感,马斯克的高调行为更是让他们心生不满,难以获得好名声。

    既然马斯克总说要去火星,不如趁早别再折腾,直接去火星待着吧!

    在一系列暴力冲击事件之后,特斯拉门店前站成一堵人墙的警察,未能缓解马斯克与民众之间的紧张情绪,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愤怒:

    警察有空为一家车企提供安保,卻对频发的校园枪击案束手无策,这让不少人感到不满。

    于是,马斯克的个人形象继续急剧下滑,而对特斯拉的抵制成了普通人发泄情绪的少数途径。

    车砸了,店砸了,超充站被烧了,事态看似愈演愈烈。但或许,针对特斯拉的抗议和示威远未平息。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今年的特斯拉,那必定是“水深火热”。

写在最后

    不得不说,讨厌马斯克的人已不仅仅存在于美国,而是遍布整个西方世界。

    今年1、2月欧洲市场上特斯拉销量的大幅下滑,或许也与欧洲民众对马斯克的不满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讲,马斯克也算是“自绝于世界”了。

    作为新能源行业的观察者,博主只能遗憾地看到,马斯克所带来的后果最终由特斯拉承担,其中最大的损失便是股价。

    今年仅过去两个多月,特斯拉股价已下跌了42.9%,与去年12月中旬的历史高点相比,跌幅达到52%,空头们的狂欢正如期上演。

    特朗普以总统身份购买特斯拉汽车,虽然短暂促使特斯拉股价微涨了3.8%,但这一举动也引发了质疑,许多人认为特斯拉是在“利用总统为自己打广告”。

    但这一切,并非特斯拉自身犯了什么错,只能说马斯克这个不花一分钱的招牌,成了把双刃剑。

    特斯拉的品牌形象曾因马斯克的人设而受益,而如今,随着马斯克的人设出现两级反转,特斯拉也无法独善其身。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时也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