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
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民营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民营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习近平同志长期在地方工作,尤其在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任职,始终高度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关心民营企业家成长。
今年2月17日,在中国经济迎难而上、乘风破浪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他勉励大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殷切关怀凝聚力量,深厚期许催人奋进。
一、“党中央始终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从未改变”
“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2022年12月15日,党的二十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是长久之策,而非权宜之计。”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一以贯之。在河北正定,他为“万元户”颁发“率先致富奖”;在福建,七下晋江,总结推广“晋江经验”;在浙江,推动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比翼齐飞;在上海,会见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他曾说:“我一贯支持民营企业,也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干过来的。”
2007年4月24日,刚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一个月的习近平同志调研宝山区,考察国企龙头宝钢集团和一家民营钢铁企业。他在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同年,他在青浦区调研时得知民营经济税收占比超50%,再次强调这一方针是上海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民营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谋划发展大计。他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2016年3月4日,他在全国政协联组会上重申:“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没有变,鼓励支持引导其发展的方针没有变,为其营造良好环境的政策没有变。”
2018年,面对“民营经济离场论”等错误言论,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发声:在给“万企帮万村”受表彰企业家的回信中强调“否定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广东考察时坚定表示“党中央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未改变”;同年11月1日,他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明确“基本经济制度写入宪法和党章,不会变也不能变”。会场掌声不断,信心得以提振。
今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不会改变。
二、“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释“新型政商关系”,提出“亲”“清”二字:领导干部要坦诚交往、主动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同时保持清白纯洁,不以权谋私。这种理念贯穿他从正定到福建、浙江、上海的实践。
1985年正月初八,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骑车到东权城村,为辞职创业的张新立拜年。他认为致富典型能起到示范作用。1990年代,福清福耀公司面临资金困境,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示全力支持,助其渡过难关。福耀董事长曹德旺后来回忆:“他无私利、敢担当,要求我们既亲商又富商。”
今年2月17日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2007年9月,他在上海普陀区调研时指出,要发挥市场作用,缓解融资瓶颈,强化产学研合作,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并叮嘱干部利用上海优势,提升民营经济竞争力。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柳州螺蛳粉产业,看到民营企业推动产业化,他指出:“党和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遇到困惑时提供指导,让企业放心大胆干。”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深化改革,我国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今年座谈会上,针对融资难、拖欠账款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破除障碍,开放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依法保护企业权益。他强调:“党中央定了的政策必须扎实执行,不打折扣。”
三、“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与安踏集团丁世忠交流。丁世忠说:“‘安踏’意为安心创业、踏实做人。”总书记回应:“做企业不是只为赚钱,要心无旁骛做好主业,这是本分。”他在福建工作时七下晋江,推广“晋江经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今年2月17日座谈会上,他回忆福建、浙江的鞋帽服装企业,从来料加工到创立品牌、引领潮流,靠的是几十年专注主业。他强调:“要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2024年民企500强榜单显示,制造业占比达66.4%,连续三年提升。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队参加全国科技大会,随后调研宁波海天集团,鼓励自主创新。2022年,他在四川考察极米光电,称赞其志气。如今,民营企业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崭露头角,去年前三季度新设企业中,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行业表现突出。
2001年,习近平同志刚任浙江省委书记便调研台州温州,支持德力西集团“走出去”。他建议将研发总部设在上海,助其成长为国际化企业。2024年,民营企业外贸占比达55.5%,成为外贸主力军。
四、“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勇担重任”
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座谈会上指出,这些困难是局部的、暂时的、可克服的,勉励企业家“看到前途和光明,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2020年3月,他考察宁波臻至模具,看到企业信心不减,欣慰地说:“民营企业有活力、有灵性。”他强调:“危与机并存,克服危即是机。”1993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他支持新大陆科技集团创新发展,2014年再访时肯定其成就。
2023年3月,他与宁德时代曾毓群交流,喜忧参半:喜新兴产业领先,忧避免一哄而上。今年座谈会上,他指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善产业体系等优势为民营经济提供广阔空间。保持信心、克难奋进,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新局面。
